少儿编程 > 最新动态 > “翻译界赵薇”张京火遍全网:家长怎么培养出

“翻译界赵薇”张京火遍全网:家长怎么培养出

来源:极客晨星原创发布时间:2021-03-26 点击量:



01


最近,一个叫张京的女翻译火了。
在中美高层战略会议上,她担任现场翻译。
杨洁篪主任回应美方的时候,一口气讲了16分26秒。
这对于现场的翻译人员,是个巨大的考验。
张京要做的,不仅是将杨主任的发言全部记录下来,还要把全部内容准确无误地翻译出来。
尤其是在外交的情况下,更是要求翻译不能有任何的歧义和差错。
就连曾经担任邓小平的翻译的杨主任,都忍不住询问张京:
“要翻吗?”
“这对翻译员是个考验。”

可是张京只是大方地笑笑,从容淡定,紧接着用了不到14分钟,就准确而完整地完成了翻译任务。
连对方官员都被她的能力折服,对她赞不绝口。网友称赞她为最美女翻译,说她与赵薇神似。
有网友翻出了16年前,张京参加英语演讲比赛时的视频。
原来,从小时候开始,她就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外交官。

02


高中的时候,她考进了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杭州外国语学校。
这所学校里学霸云集,但是张京的成绩一直都名列前茅。
当同学都想挤进清华北大,只有她选了另一条路:外交学院。
那时候,身边的同学都觉得困惑,其他老师也觉得她不考清华北大“屈才”了,班主任还为此特意找她谈话。
可张京婉言谢绝了老师的建议,毅然决然报考了外交学院。
她的果断,让我想起育儿博主王人平说过的一句话:
“听话不是好孩子必备的品质,独立思考才是。”
会独立思考、有主见的女孩,才能把人生主动权攥在自己手里。


03

缺乏主见的孩子

掌控不了自己的人生


纪录片《零零后》从一所幼儿园开始跟踪记录十多位00后孩子,拍摄时间长达12年。


片中有个叫锡坤孩子令人印象深刻,锡坤两岁开始上幼儿园,为了更好地照顾他,妈妈带着锡坤搬家、和丈夫分居、辞职。



锡坤妈妈几乎把全部心血都放在了孩子身上。


片中有几个细节,锡坤参加夏令营,妈妈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安排妥当;当锡坤不想表演魔术时,妈妈赶到现场帮助孩子解围;妈妈甚至在家里举办活动,为的就是让他能交上朋友。


妈妈几乎参与他生活的一切,这让锡坤对妈妈很依赖,遇事经常想着“妈妈会帮助”。



孩子缺少独立、太依赖,多半是父母的过度包办。


身边也有家长朋友对孩子的照顾简直无微不至,从今天几点起床,吃什么,穿什么,今天干什么......都替孩子计划好了。


等孩子上了大学,问题就出来了,加入什么社团、去不去班游、选修哪门课......事无巨细都是问父母。


有的父母更甚,觉得什么是该遵守的,孩子就一定要服从,孩子只要反驳,都会遭到严厉的回绝,孩子表达的欲望被浇灭,会逐渐变得没有主见。


无微不至的关爱太多,孩子很难学会独立思考。


纪录片里锡坤母子俩有过一次谈话,锡坤说:“长大,对妈妈意味着要离开我。”


妈妈说:“我离开你是什么意思?好吧,我不会离开的。”


“放手”成为锡坤妈妈面临的难题,也是大多数中国家长都面临的难题。



04

有主见的女孩

未来更容易成功
去年,寒门出身的女孩钟芳蓉,因为选了一个冷门专业被无数人指责。
她以高考成绩676分,湖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考上了北大。
很多人为她拍手叫好的同时,都以为她会选择一个“有钱途”的专业逆天改命,然而她却选择了冷门的考古专业。
她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短短几分钟内,就自己做了决定。
不少网友指责她:

“白瞎分数了,多年后就后悔了。”
“这么冷门的专业!姑娘还是要现实一点啊!”
“让老师失望,注定不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专业。”

各种声音甚嚣尘上,钟芳蓉只是淡淡地回应了一句:

“我个人特别喜欢,我觉得喜欢就够了呀!”


主见,是一个人难能可贵的能力,也是孩子成就自我的底气。
拥有自己的主见和理想的女孩,身上都自带一副铠甲,不管从哪里来,也无论要走什么样路,都毫不畏惧。
那些让人为难的困难和挫折,反而成为她们为自己蓄力的根源。

05

什么样的父母

才能养出有主见的孩子?

艾尔菲·科恩在《无条件养育》中说:

“孩子学会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有主见的孩子背后,都有“懒得做决定”的父母。

他们会把做决定的权利还给孩子,让他自己选择,自己承担。
闺蜜就是这种妈妈。
小学的时候,她给女儿报了好几个兴趣班。
刚开始,孩子去上课还是挺积极的,但是有一天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学这么多东西,太累了。”
闺蜜就问她:“那你想上哪几个?”
孩子想了一下,犹豫地说:“妈妈,你帮我选吧,我觉得上两个课就够了。”
闺蜜笑了笑,知道孩子心里已经选好两个兴趣班了,但是没戳穿,让孩子自己选择。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她不仅兴趣班由孩子自己决定,以后想做什么、学什么,只要大方向没问题,她都让孩子自己拿主意。
再后来,孩子想要做什么,都很少过问她的意见,只有在有需要的时候,她们才一起商量。
正是这一个小小的选择权,成为孩子有主见的根基。
舍得“放权”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在选择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史蒂夫·比达尔夫在《养育女孩》中提到:

女孩拥有天生的内在力量,她们和男孩一样渴望探索。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和社会可能会在有意无意中,束缚这种力量和好奇心。

和男孩一样,女孩也会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

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不是造一个玻璃房子,让她们住在里面。
而是教会她怎样去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父母送给女孩最好的礼物,就是引导她们找到自己的方向,完成属于她们自己的人生。
与所有父母共勉。


标签: 少儿编程,编程科技,教育培训

上一篇:最强大脑!这个小学生把全国40多个城市地铁线路

下一篇:马斯克称特斯拉缺乏机器人编程人才!机器人编

相关文章

为什么大家都说“编程可以提升孩子未来的竞争力”?

“双减”时代,选择编程教育,培养孩子五大核心能力!

“肥姐”沈殿霞去世13年,34岁女儿首谈巨额遗产:待领取的6000万,远不如这笔财富!

“双减”落地后,父母一定要知道的8件事!建议收藏

“爸爸,我为什么不能玩游戏?”这位家长的回答,赢得无数掌声

“双减”时代,教育理念转变,你还觉得编程难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