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客晨星原创发布时间:2021-04-26 点击量:
虽然在课程学习中,编程教育需要以编程语言为依托,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少儿编程就是敲代码。 一般来讲,在我们的观念中少儿编程中的“少儿”对应于少年、儿童两个人生段落,但在“中国教育体系”中“少儿”所对应的是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的范畴。所以少儿编程的教育对象主要是17岁以下的孩子。 少儿编程教育需要匹配孩子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遵循特定年龄阶段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制定相符合的学习方案。 一般而言,应该选择一些趣味性的编程游戏用作低龄儿童的编程启蒙;随后通过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积木拼搭式的编程工具,以动手实践的方式,让孩子体验编程乐趣并逐步掌握模块、控制、执行等编程概念; 最后,在尊重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面向高龄少年引入生产型的高级编程语言,强化计算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分别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把少儿编程粗略划分为三个阶段: 启蒙; 体验; 拓展。 下面分别罗列一些备选的编程教学内容。
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越早接触编程越好,但大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最佳的编程启蒙年龄是4~6岁。
这一阶段可以带领孩子开始玩一些编程的相关游戏,做一个兴趣引导和前期铺垫,主要目的在于带着孩子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对逻辑顺序的认知,主要培养孩子的兴趣,正确引导孩子们对电子设备的使用。
6~8岁孩子的逻辑思维开始慢慢形成,这个时期可以学习简单的编程知识,熟悉并学会使用程序思维的特点,如抽象、分类、分解等等,并且能够通过程序的思维使自己在生活中做事具有一定的条理性,选择一个合适的工具平台进行系统学习,以便实现自己的想法。
200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Google公司,针对6岁以上孩子们的认知水平,联合研发了一款名为Scratch的趣味编程语言。
Scratch本质上不是教孩子学会某种编程语言,而是告诉孩子利用类似程序的逻辑关系,使之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Scratch中,构成程序的命令和参数通过积木形状的模块来实现,使用者可以不认识英文单词,也可以不会使用键盘,直接用鼠标拖动模块到程序编辑栏就可以编写自己的故事书、动画片或者小游戏。
如果希望孩子真正掌握编程语言,即便是scratch这样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也需要孩子具备较成熟的逻辑理解能力,所以说不可以急于求成。
可以在孩子10岁左右(大概是小学五、六年级)结合兴趣引入硬件编程(例如Arduino)或者代码编程(比较推荐Python)。
在此阶段,只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孩子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毅力。所以在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适时鼓励和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提倡孩子学习编程,但是也是基于大时代发展之下,希望孩子可以多一门未来的“生存技能”。“不懂编程就是文盲”这个说法也是不存在的。
少儿编程旨在培养孩子兴趣,激发孩子想象力,为以后做基石。至于更深入地学习,那么就需要家长孩子结合自身的综合情况了。对于少儿编程一直抱着神化的态度,那么久而久之可能会物极必反。
编程课程中的乐趣也是同样不可否认的,很多接触过编程课程的家长孩子或许会深有体会,编程可学该学,培养一种兴趣,激发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不错的选择与收获。
大家大可以用一种积极轻松的心态去看待,尝试接受它,并且按需选择!
标签: 少儿编程,编程科技,教育培训
上一篇:孩子如何通过学习编程进入名校?
下一篇:孩子学好编程就能学好数学学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