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客晨星原创发布时间:2020-05-14 点击量:
从2016年开始,国家各部委就相继高频率推出多项与人工智能、编程等相关的政策,鼓励和支持学校将信息技术(含编程)纳入日常课程,甚至纳入到高考的选考科目中。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标》指出:信息技术将从兴趣课程变为必修课程,并大幅度提升了学生在编程、计算思维、算法方面的思维要求。
教育部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计划强调通过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将人工智能切实融入实际教学环境中,实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
因此,让孩子获得优质的编程教育,在踏入全民AI时代时不落伍显得越发重要,编程教育普及自然得提上日程。
江苏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纲要><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纲要>的通知》,要求在中小学普及编程教育。目前,南京市已有部分学校尝试在一、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学编程、做动画,培养孩子计算思维。
重庆市教委下发《关于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通知》,就加强中小学编程教育提出要求:小学3至6年级累计不少于36课时,各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编程教育专职教师。
中国首部中小学人工智能教材《AI上未来智造者》正式出炉,并且在上海嘉定等区域进行试点教学。
自人工智能的热潮来临,越来越多AI应用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后。意识到AI重要性的不仅是研究室中的学者专家,还有无数十分注重孩子教育的中国家长们。
跟上人工智能时代步伐,编程成为最好的踏脚石。在家长们的推动下,国内掀起了一股少儿编程的热潮。
因此,让孩子获得优质的编程教育,在踏入全民AI时代时不落伍显得越发重要,编程教育普及自然得提上日程。
在全球范围内来看,编程教育早已是主流了,少儿编程已经成为孩子,继阅读、写作、算术三项基本能力外所需掌握的第四项必备技能,全球已有超24个国家将编程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大纲及教学场景。
欧盟中15个国家(不完全统计)课程中增加编程教育,其中12个国家在高中设立编程程,9个国家在小学设立编程课程。保加利亚、丹麦、爱沙尼亚、希腊、爱尔兰、意大利、立陶宛、葡萄牙等11个欧洲国家都将信息、通信和技术课程的重心转移到了编程和计算机科学上。
相比之下,目前中国少儿编程教育的渗透率仅有1%,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未来编程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少儿编程在国内已经是越来越热的词了。
很多有前瞻性的家长也已经开始了解,和让孩子学习少儿编程。少儿编程培养的是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孩子的创造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学习编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孩子了解互联网时代,思维逻辑和生存方式,更主要的是培养一些他未来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会有用的能力。
编程教育培养五大核心能力
为少年的人生加分
编程教育之所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重视,主要原因在于编程教育可以培养通向未来的五大核心能力--职业技能、数学思维、严谨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这五大核心能力不仅是青少年未来竞争必备的基本素质,更会让其受益终身,早学编程掌握了这五大核心能力也就意味着在未来的竞争中必定会大有可为。
核心能力一:未来基本素养
职业技能,人工智能时代,编程不仅是工作中的必备能力,还将是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编程是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与机器交流的一种语言,通过编程可以培养科学素养工程的理念,这些基本的素养都将成为未来必备的职业技能。
严谨习惯,编程语言是最精密的语言,写程序少一个标点符号,少一个字母,程序都不会运行,一个分号的缺失会导致程序完全不能运行,两条语句顺序的颠倒会使结果大相径庭。
对于程序员的训练,首先就是要去除“马虎”的基因,将严谨的工作习惯植入内心,在调错的过程中就会让小朋友养成严谨的习惯,培养备份的习惯和忧患意识。
核心能力四: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编程序的过程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一个是程序的语法问题,一个是程序的逻辑问题。代码需要不断的调试,程序会经常出现Bug,需求经常需要变更,程序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获得不断的成长,没有什么比编程更能锻炼人解决问题的能力。
系统设计、整体规划、团队合作,这些都是程序员标志性技能。一个大型任务,大型软件编程,大型的软件都是由很多的模板和子系统构成的,要想完成这样的任务必不可少的一定是工程素养、团队精神。
今天中国的公司没有做出大型的软件,包括我们之前要努力做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国一直没有做成功,我们相信从小朋友抓起,让他们在儿童阶段,就具备工程素养,具备团队精神,未来中国也一定能够做出大型的软件。
标签: 少儿编程,编程科技,教育培训